邯郸机场全面开启2021年冬春航班换季工作
- 编辑:5moban.com - 18与此同时,用电总额在全省继续保持领先,工业用电量占全省工业用电量的比重保持在15.7%,稳居全省第一位。
建议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密切关注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趋势,进一步规范电力市场化改革秩序,营造公平公开、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环境,加强对各省级电力市场交易的指导和监管,及时纠正地方保护性的不合理政策;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为辅的原则,避免政府对电力交易具体过程的过多干预。9月底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装机容量10.3亿千瓦、同比增长7.3%。
四是电力消费增长动力持续转换、消费结构继续调整。可见,除高耗能行业以外的其他制造业保持一定增长水平,其中新兴技术行业及大众消费品业增长势头较好,反映出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效果继续显现。七是全国电煤供需形势由宽松转为偏紧、电煤价格急剧上升,发电用天然气供应总体平稳。二是上年同期基数偏低。截至9月底,全国核电装机容量3135万千瓦、同比增长29.9%,发电量同比增长22.4%;设备利用小时5235小时、同比降低290小时,降幅比上半年扩大181小时。
(三)坚持输出与就地消纳并重,推进市场机制化解清洁能源弃能问题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迅速发展显著促进了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但在电力消费市场放缓的大背景下,新能源发展过于集中和速度过快、电源电网发展不协调等矛盾,严重制约了新能源发电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和企业,标本兼顾,从行业全局妥善解决好弃能问题。第二产业及其工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2.0%和1.9%,增速同比均提高2.9个百分点;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1%,各季度增速分别为-1.5%、0.7%和3.8%,呈逐季回升态势。海尔就是接洽者之一,后因金融风暴从天而降,这一不可抗力使得出售搁浅。
对于外界担心的交易完成后GEA团队流失风险,谭丽霞解释:海尔前期考察了GE研发团队、研发产品及改造后具有现代化能力的工厂,并与GE管理层和营销、研发、物流团队展开交流,他们平均工龄在10年以上,对企业具有极高忠诚度。中美两国不仅文化迥异,法律制度和工会模式也存在天壤之别。在参观GEA工厂时,其员工也表示,以后在海尔的支持下,他们有信心在美国家电市场做到第一。以海尔2012年收购斐雪派克为例,董事会只有两人来自海尔本部,剩下五人都出自原有管理层,真正实现了本土化运作。
时隔35年,当GE新掌门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意图出售整个家电业务时,接盘者正是有着中国企业界杰克.韦尔奇之称的海尔集团(下称海尔)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白明进一步说,GE作为百年老店,在道琼斯指数存在100多年屹立不倒,海尔并购GEA等于站在一个家电制高点上,呈现的是一个立体网状的国际分工,涉及技术高度、市场宽度、历史长度的多维思考。
以及青岛海尔董事长梁海山、CFO谭丽霞这些积累丰富海外经验的实力操盘手。谭丽霞对《中外管理》透露说。与之对应的是其不断加码的国际化大手笔:从三洋白电到斐雪派克再到如今的GEA,海尔国际化并购背后浮现出哪些改革故事?基于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共性认知下,两大巨头又将如何让两种变革文化形成合力?1981年,新上任的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 Company,纽交所股票代码GE,下称GE)CEO杰克.韦尔奇第一次向华尔街分析师们勾画了其要将GE打造成商业竞技场数一数二公司的愿景。而在过去30多年中,GE更一直是中国企业学习的绝佳标杆。
短短一年,斐雪派克研发人员增长接近80%。在张瑞敏心中,早已布下一盘更大的棋。此外,财务顾问还需要从多个利益攸关方视角,为收购方出谋划策。对于海尔海外收购经验的复制问题,黄耀和乐观表示,普华永道也全程参与了海尔整合三洋白电和斐雪派克的两次收购。
二是采购成本协同,海尔早已建立全球采购资源池,收购GEA后,双方将共同享受供应商匹配价格和供应条款,实现对GE品类进行集中采购和全球采购,而提升采购量将在一定程度优化GEA产品成本。海尔此次收购体现出的正是制造业强国思维。
海信以2370万美元收购夏普的墨西哥工厂普华永道最新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并购年中回顾与前瞻》报告也显示:2016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并购交易金额达1340亿美元,超过前两年中企境外并购交易金额的总和。作为极具诚意的收购方,海尔有信心用包容的企业文化和灵活的管理机制,接纳他们并让其真正成为海尔大家庭的一分子,承诺其不会因本次交易而被裁员。
《中外管理》在采访中了解到,交割完成后,海尔高管团队与GEA以及两位独立董事共同组成董事会治理架构,董事会下设四大专业委员会分别负责战略、道德及合规、薪酬、审计工作。这再一次给了海尔机会。2016年1月14日,青岛海尔与GE签署《股权与资产购买协议》,拟通过现金方式向通用电气购买其家电业务相关资产,交易金额为55.8亿美元。会后他立即安排GE中国区负责人与海尔轮值总裁周云杰共同商讨接下来的双方战略合作事宜。海尔-GE兄弟联盟诞生记自从GE于2008年首次出售家电业务以来,海尔将成为实力接盘侠的声音便不绝于耳。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中外管理》专访时提出以上建议。
那么,海尔如何脱颖而出,最终成为这起中国家电最大海外并购案的实力赢家?结成联盟后,海尔如何运营GEA庞大资产进而发挥1+1>2的协同效应?走过10年并购狂潮的中国制造,至今已显现出哪些嬗变规律?9月初的青岛,秋意初现。他们更想知道的是:为何全球化对海尔如此重要,以及海尔能否将整合三洋白电和斐雪派克的经验借鉴到GEA中来。
海尔将通过自有资金(40%)和贷款(60%)方式来完成。同时成立协同委员会以促进海尔全球业务的协同配合。
再如,交易完成后海尔快速帮助GEA完善财务系统,配备GEA北美现金池要知道财务系统的健康运转,是其推行人单合一独立核算的前提。当下以家电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业并购风潮,相比十年前那场高举高打的海外扩张路径,更显智慧。
至此,海尔团队第一次走进这家神秘的百年老厂,聆听机器的轰鸣、探究技术的研发、体会管理的精髓想竞购GEA的,可远不止海尔。8月31日,青岛海尔向市场交出了收购GEA后的首份靓丽成绩单:其今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受益于6月收购GEA带来的业绩提振,青岛海尔出现营利双增:上半年实现营收487.87亿元,同比增长3.11%,扣非归母净利润27.65亿元,增长10.19%。专家们一致认为,赢的办法只有一个让双方老大提前见面。6年后的2014年9月,海尔收购GEA再度甚嚣尘上,但当年的剧幕是世界知名电气设备制造公司伊莱克斯报价33亿美元完成交易。
经营趋势向好,也是海尔回应外界普遍关注的收购能否带来协同效应的初步答案。二是文化融合,海尔保证不会派专人到GEA行使经营权和管理权。
三从公关角度,此次收购GEA中,海尔内部公关部门与美国本地PR做到了协同配合,内部从管理层、股东、董事会、买方员工角度展开测评,外部与专业公关共同在媒体、消费者以及两国政府沟通环节达成共识。二是最大限度保证GEA优秀团队的创造力,由此GEA总部仍保留在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海尔也会尊重、信任GEA富有才干的管理团队,使企业在现有高级管理团队的引领下开展日常工作,保持独立运营。
层层递升的并购战术海尔对于GEA的并购,目前正处于中国家电企业频频海外发力的新时期。单单拿到美国第一就够了吗?海尔不仅支持GEA在北美市场拔得头筹,同时也会支持他们在全球市场拿到第一。
2012年9月,海尔收购新西兰国宝级家电品牌斐雪派克,后在决策权、用人权、分配权三权让渡的治理机制下,使其品牌价值提升20%,市场份额增长近50%,树立了中国-新西兰企业合作的新典范。扣除某些特定预期收益,交易价值相当于GEA2015年预期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的8.2倍,较2014年上升近50%。对此谭丽霞的建议是,中国企业走上去参加国际并购,更加离不开多方专业团队的协助:一从律师维度,既需要深谙融资业务的律师,也需要熟悉交易业务和熟知美国市场环境的律师。黄耀和则认为这种智慧提升体现在,企业对海外并购交易技术的把握度越来越高,以及在交易步骤和收购过程上越来越专业化。
以前的海外并购,大家多是为了买而买,为凑热闹而买、为冲上市公司股价而买,而现在企业家们识别标识的能力普遍提高,不再盲目地兼并品牌,海外扩张更多是基于一种长期规划。二从财务顾问角度,尽管行业知名度很重要,但收购方更应看重的,是其对收购案市场环境的熟悉程度和对促成交易发挥的影响力。
而并购GEA,意味着这步棋的开始。双方签署所需交易交割文件,总额约为55.8亿美元的交易作价,海尔向GE及相关主体支付完毕。
整个2016年,美的收购东芝白电、德国库卡机器人。为何目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创下新高?为何海尔、美的海外并购项目屡获成功?白明从宏观上分析认为,这是因为中国正在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